PG电子(中国)官网平台

郑州:示范引领 创新驱动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PG电子平台|PG电子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13863976598
pc首页幻灯1 pc首页幻灯2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青岛臧家界生态农牧PG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诚信永远不变。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13863976598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铁山街道办事处埠岭头村北山

电话:13863976598

传真:13863976598

邮箱:13863976598@163.com

公司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郑州:示范引领 创新驱动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PG电子平台

更新时间:2024-02-10 02:37:07

  pg电子网站pg电子网站郑州是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河南省的省会,属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全市辖6区5市1县及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新郑综合保税区)和郑州出口加工区,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人口914.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10.3万人,农业从业人员98万人。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02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7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9元。

  近年来,郑州市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依托都市、强化农业,服务都市、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集群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有力的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供给保障,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以提高农副产品自给率为目标,认真落实市长负责制,推动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一是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设施农业、新菜田开发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加快发展畜禽、水产品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实现了“菜篮子”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品种的日益丰富,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27万亩,菜田面积88.4万亩,规模养殖场(区)4296个,水产养殖面积14.4万亩,蔬菜、水果产量达到300.86万吨、32.75万吨。二是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以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为支撑、零售网络为节点、物流配送为辅助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全市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500亿元。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了“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本覆盖了全市117家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和61家大型超市;2013年把原(杂)粮、干菜(果)、茶叶纳入检测监管,基本实现了市区主要农产品检验检测全覆盖;启动建设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郑州蔬菜、水果、食用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位列全国前列。

  二是突出示范引领,积极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优质粮种、绿色蔬菜、现代渔业等主导产业,按照“基地园区化、园区景观化、田园生态化”的建设理念,在全市规划建设10个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区、30个3000亩以上的特色园和60个500亩以上的特色项目。市财政对列入全市规划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每年给予1000-3000万元扶持资金;同时,整合新菜田、高标准农田等建设项目和资金,集中向示范区倾斜。2013年,10大示范区共完成投资52.88亿元,特色产业园和特色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7.89亿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起到了“领头雁”作用,目前入驻企业15家,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成为我市农业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引擎。

  三是坚持集群发展,加快郑州农业转型发展。大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购并重组、参股控股、改制上市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逐步壮大农产品加工规模,推动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集中,积极构建全循环、全链条、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25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56家、上市企业5家,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507亿元。省级认定的好想你、雏鹰农牧等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11个,以三全、思念为代表的速冻食品产业集群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布局、集群发展的协调效应初步显现。

  四是突出生态保障,积极营造宜居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环境价值”,强化农业对建设宜居城市、健康城市、人文城市的生态支撑与保障功能,开展农业生态规划、沿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推进樱桃沟慢享生活区、嵩山养生度假区、邙岭百果博览园等五大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果园、开心菜园和花卉景观等休闲观光农业体验项目,吸引市民走进农村、体验农事,促进现代都市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三位一体”功能协调发展,在丰富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为农民开辟增收渠道。2013年全市登记在册的休闲农园(农庄)已达139家,直接带动农民就业3.05万人,年接待816万人次,年综合收入已突破10亿元。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建立政策引导激励机制。加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出台实施意见,制定评定标准,通过开展“五比五看”活动,奖优罚劣,推动发展。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全面启动40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建设,基本覆盖全市400多万亩农业生产区域,探索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实施土地流转奖补激励政策,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016家,带动农户近38.9万户;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471个。四是完善要素平台。探索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农业投融资平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农业生产性服务平台等,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资源约束紧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水平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强,农村务农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等问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性障碍。

  一是全面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全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都市区规划确定的农业发展区域,按照功能集聚、区域推进、块状布局、集群发展的要求,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形成合理、稳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二是强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工程。坚持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做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严格项目管理,强化科技应用,争取到2015年创建10个国家或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促进全市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结合我市现有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发展种养加工、农业流通、休闲观光、示范园区和涉农服务等集群类型,着力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18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集群总数达到70个,其中年销售收入(批发市场交易额)30亿元以上集群12个,100亿元以上集群6个。

  四是全力保障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完成每年20万亩建设任务,探索土地流转、市场主体、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农业综合开发新模式,突出规模化、生态化、景观化,实现粮食生产的多元功能。继续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新菜田开发和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抓好专业化蔬菜育苗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和水果标准园建设,提高“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014年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项目,对全市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全程追溯、查询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管理。

  五是深入推进农业改革创新。积极创新农业投融资新机制,成立郑州都市农业投资担保公司,建立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有效解决农业融资难等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开展产权交易,盘活农村资产。

网站首页 | 关于PG电子|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科普知识| 发展起源|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20-2023 PG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8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