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中国)官网平台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pg电子网站|PG电子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13863976598
pc首页幻灯1 pc首页幻灯2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青岛臧家界生态农牧PG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诚信永远不变。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13863976598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铁山街道办事处埠岭头村北山

电话:13863976598

传真:13863976598

邮箱:13863976598@163.com

公司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pg电子网站

更新时间:2024-07-24 04:15:20

  “中新·鸷山桃花源”地处张家港市凤凰镇西南,是由中新集团和张家港市凤凰镇共同合作打造的一座田园小镇,面积1.58平方公里。以“回归自然和谐的城市田园综合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示范,长三角都市群的生态休闲体验地”为总体定位,“保护性开发、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为开发理念,通过高水准规划建设、高质量文化传承、高品质运营管理,打造生态旅游“桃花源”。

  (一)创新开发模式,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齐头并进。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尊重原有自然肌理、梳理水系步道植被,坚持保护性开发,最大程度保留鸷山区域生态原真性,恢复“山水林湖田草”。在山体治理上,完整保留原有地形地貌,专项治理山体地质灾害,清渣复绿,保留形态有没得原地山石,打造个性化原地山石景观;在水系治理上,充分尊重原有的水系自然形态,合理水利规划,变“环山臭水沟”为“优美环山渠”,变“黑丑水塘”为“自然湿地”;在树木保护上,保留原生成片树林,原址保护有历史价值的树木,建立数字化林业资源信息库,对有价值的树木进行编号定位,追踪原生态植物生长;在农田整理上,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整理闲散农田,综合整治土地,清理违章占用、整理低效工厂,复垦土地、发展生态农业,分级利用山体修复产生的石料。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匠心筑造,变一片“残山剩水”为“心灵憩园”。

  (二)构建旅游体系,因地制宜打造“精致回归”名片。结合鸷山特有的自然资源,营造“一水双轴”的风景观。通过自然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发扬、乡村环境治理、产业联动升级、旅游产品建设等举措,构建集自然风光、餐饮、民宿、农业、禅修、研学及文创融合的“旅游+产业”体系。

  实现“生态旅游+文化”融合。依托当地历史文化,对生态环境、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渲染精神层次的获得感与沉浸式氛围,给予游人“精致回归”的心灵体验。整理凤凰水蜜桃发源地鸷山山麓,结合区域总体唐风景观和保留村庄房前屋后散种桃树,重现晋人笔下“桃花源”的幽远意境;依据原有村庄脉络,保护江南乡村肌理,保留村落基本布局,对当地凤凰豆腐、农家米酒、拖炉饼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并予以传承,原汁原味的展示“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河人家”;整合区域内鸷山寺、东山小庙和木香棚,重建鸷山寺,再现南朝古刹风貌;优化寺庙周边景观,营造深山幽林意境,提供一个静心禅修的场所。

  (三)创优富民举措,实现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把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项目开发的重要元素,增强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彰显社会效益。村民通过组建村经济合作社,作为项目开发股东,获得固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和分红;通过生态旅游,增加就业渠道,优先录用当地村民,就近吸纳支山村、凤凰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配套设施,搭建为村民开办农家乐、民宿,发展乡村创客、组织田园集市、田园体验等活动平台,鼓励当地村民创新创业,“授人以渔”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动力。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pg电子网站(图1)

  长江流经八省二市一区,一共11个省级行政区,干流超过90度的弯道共181道,第一道在云南丽江,最后一道在江苏张家港,形成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湾——张家港湾。面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叠加机遇,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通过推进“最美江滩、最美江堤、最美江村、最美江湾”建设,“张家港湾”让长江张家港段再现“一江清水、两岸葱绿”,将生态保护与旅游有机融合,打造生态旅游“最美打卡点”。据统计,仅中秋、国庆假期,到张家港湾游玩的游客超过5万人次。

  (一)转变观念,创优举措,构筑长江绿色生态长廊。围绕长江大保护战略,转变思想观念,倡导“退港还城”,推进百年江堤提升、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交通道路优化“五大工程”,打造“最美江湾”,扛起生态环保硬担当。重塑“生态长廊”,推进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工作,抢抓黄金季节,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多树种配置,增加森林覆盖,扩大生态容量,构筑护堤护岸屏障,构建沿岸生态防护体系,改善岸线生态景观。湿地生态修复后,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出现于此,更是长江鱼类洄游和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

  (二)生态引领,融合发展,打造绿色风韵最美乡村。张家港湾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由张家港湾附近的永兴村、北荫村、朝南村、小明沙村、双丰村5个村组成的“最美乡村”,环保拆迁808户、保留农户3200户,生态治理河道14条,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以江畔风光为特色、红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景观村落,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在提升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永兴生态园基础硬件设施配套的同时,推进“红旅、文旅、农旅、绿旅”深度融合,并通过实施“五个一”(一个长江大保护初心学堂、一堂现场教学示范课、一条精品旅游路线、一个初心党建项目、一个乡村威尼斯)活动,使“最美江村”成为落实生态保护、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板。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pg电子网站(图2)

  香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张家港市西北部,保税区(金港镇)境内,有张家港市稀缺的山体资源,占地4.37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136.6米,是张家港的制高点,也是国家4A级景区,更是江苏省首家“文明旅游示范景区”。为贯彻落实习“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启动香山生态修复工程,成为苏州市十大生态修复项目,构筑生态旅游的“幸福容器”。

  (一)改善环境,优化服务,激发生态旅游活力。清理整治及腾退香山过度开采遗留下的宕口、山体周边采石场、窑厂、化工品市场、化工企业,逐步恢复植被,修复改善山体及周边环境。香山地区村民配合拆迁事宜,参与香山修复工程。志愿服务组织“绿山军”依托志愿服务站、文明旅游V站等阵地,常态化开展净山护林、文明倡导、秩序维护、生态修复宣传等活动,获评“江苏省文明旅游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团队负责人戴雪峰获评“江苏省优秀志愿者”。

  (二)丰富形式,创新品牌,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围绕“慢时光”和“静养生”两大特色主题,与互联网主流平台合作,通过宣传和推介,扩大景区影响力和认知度。依托香山山地资源,举办香山梅花节、红叶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整合香山景点资源,推出香山一日游、两日游等精品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挖掘更多生态旅游优势资源,培育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深度体验旅游等新业态,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pg电子网站(图3)

  暨阳湖生态旅游区是2000年修建沿江高速公路时,采用集中取土方式开挖的人工湖,既节约沿线亩耕地和保护周边环境,又扩大城市规模、改善人居环境和传承古暨阳湖文化。景区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绿地率90%以上,其中暨阳湖湖体水域面积达1000亩,是张家港市生态系统保护的样板区,也是生态旅游宣传的窗口。

  (一)生态引领,科学规划,打造生态系统修复样板。本着“生态保护、合理利用、协调发展、人文传承”设计理念,立足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生态技术手段,建成集休闲、娱乐、旅游和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湿地公园设计以自然手法还原湿地本来面貌,铺设透水性路面,PG平台 电子种植自然生长植物,营造自然的湿地环境。湿地自西向东分为7级,每一级设一个湿地观察站,湿地前后落差达11米,逐级进行水净化、增氧、吸附、沉淀,实现湖水的循环和净化。湿地开放以来,确保自循环的暨阳湖水始终保在二类水质以上,以自我循环净化保暨阳湖一潭碧水,成为“城市之肾”。

  (二)宣传教育,注重融合,打造生态旅游宣传窗口。将生态旅游与教育融合,教育青少年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保护意识刻进游客内心,形成生态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双向箭头”。暨阳湖“镜湖公园”是一座以生态教育为主题的公园,园内建有“自然足迹”,直观表现从古到今生物进化的过程;园内设有生态看台、空中栈道及大量展示生态内涵的雕塑小品,突出公园的生态主题和教育功能。公园内还建有2000平方米的生态教育馆,设有4D影院和生态展区,打造成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成为了生态旅游的宣传窗口。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pg电子网站(图4)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方案》以及“两山”理论的部署要求,张家港市制定出台《张家港市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进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提供更多优质生态旅游产品,当好生态旅游“领跑者”。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市域总面积999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张家港在历史上曾经分治于常熟、江阴,1962年建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虽然建制只有58年,建市仅34年,但沿江成陆时间已有万年之久,可以说是“年轻的城市,古老的土地”。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扬子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沪苏通铁路成功通车后,张家港拥有全国县级市中最密集的“公水铁空、江海联运”交通网络。

  旅游品牌数量在周边县级城市中位列前茅。目前张家港拥有国家4A级景区4家、PG平台 电子3A级景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四星级7家、省工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自驾游基地3家、星级宾馆8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3家)、旅行社40家(其中省四星级2家、三星级5家)。张家港是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获得全国首届、江苏唯一的“中国生态文明奖”,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等国家级以上荣誉200余项。

  (一)组织引导,创优机制,提升科学化决策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设旅游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和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制”,构建科学决策、市场运作、考核审计、公众参与等生态旅游制度体系,制定出台《生态旅游建设考评办法》,优化健全旅游人才培训机制,组建生态旅游智库,建立生态旅游科学决策保障系统,相关做法形成的“张家港经验”在全国推广。

  (二)产业转型,优化资源,筑牢全景化生态基底。注重生态旅游产业转型,推动“河长制”“三化”等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村庄环境整治100%达标;共推长江生态大保护,实施“退港还城”,推动“长江绿廊”工程,打造“最美江湾、最美江堤、最美江滩、最美江村”的江海交汇第一湾“张家港湾”;优化整合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修复与旅游体验融合,打造暨阳湖、香山湖、鸷山“桃花源”等一批生态旅游品牌项目,全力筑牢绿色生态基底。

  (三)多业融合,丰富形式,营造多视角宣传氛围。注重文体旅融合发展,开展“遇见张家港湾”诗歌朗诵会、草坪诗歌会以及优秀文艺作品进景区演出等活动,以文化的形式宣传生态。创推田园乡趣、活力文体、绿色生态等多条生态旅游主题精品线路,建设暨阳湖生态保护展示馆、动植物保护主题生态馆等阵地,同步宣传生态保护;融入生态元素,丰富最美马拉松、划菱桶、赛龙舟传统赛事、赏花健步行等“活力四季”体育旅游形式,创评“最具人气体育公园”“最美跑步线路”“最美健身步道”等荣誉,营造浓厚的生态旅游宣传氛围。

  长江流经八省二市一区,一共11个省级行政区,干流超过90度的弯道共181道,第一道在云南丽江,最后一道在江苏张家港,形成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湾——张家港湾。面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叠加机遇,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通过推进“最美江滩、最美江堤、最美江村、最美江湾”建设,“张家港湾”让长江张家港段再现“一江清水、两岸葱绿”,将生态保护与旅游有机融合,打造生态旅游“最美打卡点”。据统计,仅中秋、国庆假期,到张家港湾游玩的游客超过5万人次。

  (一)转变观念,创优举措,构筑长江绿色生态长廊。围绕长江大保护战略,转变思想观念,倡导“退港还城”,推进百年江堤提升、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交通道路优化“五大工程”,打造“最美江湾”,扛起生态环保硬担当。重塑“生态长廊”,推进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工作,抢抓黄金季节,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多树种配置,增加森林覆盖,扩大生态容量,构筑护堤护岸屏障,构建沿岸生态防护体系,改善岸线生态景观。湿地生态修复后,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出现于此,更是长江鱼类洄游和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

  (二)生态引领,融合发展,打造绿色风韵最美乡村。张家港湾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由张家港湾附近的永兴村、北荫村、朝南村、小明沙村、双丰村5个村组成的“最美乡村”,环保拆迁808户、保留农户3200户,生态治理河道14条,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以江畔风光为特色、红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景观村落,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在提升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永兴生态园基础硬件设施配套的同时,推进“红旅、文旅、农旅、绿旅”深度融合,并通过实施“五个一”(一个长江大保护初心学堂、一堂现场教学示范课、一条精品旅游路线、一个初心党建项目、一个乡村威尼斯)活动,使“最美江村”成为落实生态保护、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板。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pg电子网站(图2)

  香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张家港市西北部,保税区(金港镇)境内,有张家港市稀缺的山体资源,占地4.37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136.6米,是张家港的制高点,也是国家4A级景区,更是江苏省首家“文明旅游示范景区”。为贯彻落实习“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启动香山生态修复工程,成为苏州市十大生态修复项目,构筑生态旅游的“幸福容器”。

  (一)改善环境,优化服务,激发生态旅游活力。清理整治及腾退香山过度开采遗留下的宕口、山体周边采石场、窑厂、化工品市场、化工企业,逐步恢复植被,修复改善山体及周边环境。香山地区村民配合拆迁事宜,参与香山修复工程。志愿服务组织“绿山军”依托志愿服务站、文明旅游V站等阵地,常态化开展净山护林、文明倡导、秩序维护、生态修复宣传等活动,获评“江苏省文明旅游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团队负责人戴雪峰获评“江苏省优秀志愿者”。

  (二)丰富形式,创新品牌,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围绕“慢时光”和“静养生”两大特色主题,与互联网主流平台合作,通过宣传和推介,扩大景区影响力和认知度。依托香山山地资源,举办香山梅花节、红叶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整合香山景点资源,推出香山一日游、两日游等精品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挖掘更多生态旅游优势资源,培育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深度体验旅游等新业态,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pg电子网站(图3)

  暨阳湖生态旅游区是2000年修建沿江高速公路时,采用集中取土方式开挖的人工湖,既节约沿线亩耕地和保护周边环境,又扩大城市规模、改善人居环境和传承古暨阳湖文化。景区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绿地率90%以上,其中暨阳湖湖体水域面积达1000亩,是张家港市生态系统保护的样板区,也是生态旅游宣传的窗口。

  (一)生态引领,科学规划,打造生态系统修复样板。本着“生态保护、合理利用、协调发展、人文传承”设计理念,立足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生态技术手段,建成集休闲、娱乐、旅游和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湿地公园设计以自然手法还原湿地本来面貌,铺设透水性路面,种植自然生长植物,营造自然的湿地环境。湿地自西向东分为7级,每一级设一个湿地观察站,湿地前后落差达11米,逐级进行水净化、增氧、吸附、沉淀,实现湖水的循环和净化。湿地开放以来,确保自循环的暨阳湖水始终保在二类水质以上,以自我循环净化保暨阳湖一潭碧水,成为“城市之肾”。

  (二)宣传教育,注重融合,打造生态旅游宣传窗口。将生态旅游与教育融合,教育青少年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保护意识刻进游客内心,形成生态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双向箭头”。暨阳湖“镜湖公园”是一座以生态教育为主题的公园,园内建有“自然足迹”,直观表现从古到今生物进化的过程;园内设有生态看台、空中栈道及大量展示生态内涵的雕塑小品,突出公园的生态主题和教育功能。公园内还建有2000平方米的生态教育馆,设有4D影院和生态展区,打造成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成为了生态旅游的宣传窗口。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pg电子网站(图4)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方案》以及“两山”理论的部署要求,张家港市制定出台《张家港市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进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提供更多优质生态旅游产品,当好生态旅游“领跑者”。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市域总面积999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张家港在历史上曾经分治于常熟、江阴,1962年建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虽然建制只有58年,建市仅34年,但沿江成陆时间已有万年之久,可以说是“年轻的城市,古老的土地”。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扬子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沪苏通铁路成功通车后,张家港拥有全国县级市中最密集的“公水铁空、江海联运”交通网络。

  旅游品牌数量在周边县级城市中位列前茅。目前张家港拥有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四星级7家、省工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自驾游基地3家、星级宾馆8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3家)、旅行社40家(其中省四星级2家、三星级5家)。张家港是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获得全国首届、江苏唯一的“中国生态文明奖”,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等国家级以上荣誉200余项。

  (一)组织引导,创优机制,提升科学化决策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设旅游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和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制”,构建科学决策、市场运作、考核审计、公众参与等生态旅游制度体系,制定出台《生态旅游建设考评办法》,优化健全旅游人才培训机制,组建生态旅游智库,建立生态旅游科学决策保障系统,相关做法形成的“张家港经验”在全国推广。

  (二)产业转型,优化资源,筑牢全景化生态基底。注重生态旅游产业转型,推动“河长制”“三化”等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村庄环境整治100%达标;共推长江生态大保护,实施“退港还城”,推动“长江绿廊”工程,打造“最美江湾、最美江堤、最美江滩、最美江村”的江海交汇第一湾“张家港湾”;优化整合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修复与旅游体验融合,打造暨阳湖、香山湖、鸷山“桃花源”等一批生态旅游品牌项目,全力筑牢绿色生态基底。

  (三)多业融合,丰富形式,营造多视角宣传氛围。注重文体旅融合发展,开展“遇见张家港湾”诗歌朗诵会、草坪诗歌会以及优秀文艺作品进景区演出等活动,以文化的形式宣传生态。创推田园乡趣、活力文体、绿色生态等多条生态旅游主题精品线路,建设暨阳湖生态保护展示馆、动植物保护主题生态馆等阵地,同步宣传生态保护;融入生态元素,丰富最美马拉松、划菱桶、赛龙舟传统赛事、赏花健步行等“活力四季”体育旅游形式,创评“最具人气体育公园”“最美跑步线路”“最美健身步道”等荣誉,营造浓厚的生态旅游宣传氛围。

网站首页 | 关于PG电子|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科普知识| 发展起源|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20-2023 PG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8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