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铁山街道办事处埠岭头村北山
电话:13863976598
传真:13863976598
邮箱:13863976598@163.com
更新时间:2024-05-03 01:36:04
青海是五大牧区之一,草原面积5.47亿亩,有75万牧民,883个纯牧业村。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对于转变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牧民持续增收,促进“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全省畜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作出了“三步走”战略部署。根据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调研掌握的情况,到2012年,生态畜牧业建设“三步走”的第一阶段工作已全部完成,实现了牧区883个纯牧业村全覆盖并全部组建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入社牧户11.5万户,占建设村牧户总数的63%,规模生产的优势逐渐显现。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草原生态显著改善。牧民收入明显提高。经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探索出了“股份制”、“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等适合不同地区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调研中发现,我省在发展生态畜牧业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相当部分的建设村牧户对入社持观望态度;生态畜牧业配套服务工作跟不上,免疫防控压力较大,基层兽医站和动物防疫人员缺口很大;发展二、三产业的条件与环境较差,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不大;在政策、资金、项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等。为此,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建议:
强化战略提升。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党委、政府、政协和各派力量共同推动,争取把我省生态畜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更大限度地得到国家支持,使之成为我省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试验区或示范区。
强化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培育壮大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扶持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要发挥科技在生态畜牧业中的关键作用,在畜种改良、良种畜推广、疫病防治、饲草种植、草原防灾减灾等方面加大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人才培养。做好现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视年轻干部的锻炼与培养,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工作,大力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应整合力量,科学规划,加大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为牧区群众走出草地闯市场打基础。
强化系统配套。推广“梅陇模式”,以股份经济的理念整合草地资源、生产资料、人力资源,加快生态畜牧业配套建设,促进畜牧业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人文环境的改善及畜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强化立法规范。我省在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探索上已取得一些好经验,并形成了“股份制”、“联户制”等建设模式。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运转、监管等应加快立法工作,使其更为规范、高效、持续,确保专业合作组织良性运作,切实保障入社牧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政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