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铁山街道办事处埠岭头村北山
电话:13863976598
传真:13863976598
邮箱:13863976598@163.com
更新时间:2024-10-03 19:58:45
“十一”之前,车行瀚海戈壁。高原已冷,草木稀疏,抚今追昔,情线月,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标志着海西建州开始。自此海西所处的柴达木地区开启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就是格尔木!”当年,慕生忠将军率部行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滩,将铁锹猛地向地下一插。从此,格尔木这座城市横空出世,扬名天下。
70年,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党政干部、科技工作者、部队复转军人、知识青年、大学生等,在党中央“开发柴达木”的号召下汇聚合力,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顽强勇毅,硬是把公路线、铁路线、输油管线铺到了祖国需要的地方,把“聚宝盆”的丰富资源输送到了全国各地,彻底改写了“八百里瀚海无人烟”的历史,成就了一段开天辟地、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创业传奇。
时光见证,他们呼吸着“只有海平面一半的氧气”,用青春、鲜血和生命,在“生命禁区”筑起了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在大漠深处发起了石油大会战,在察尔汗盐湖上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工业基地,在阔野荒滩发展起了现代农牧业……
冷湖自然环境严苛。当地居民说,“大风一吹,黄沙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时代变换、产业转化,因油而兴、因油而衰。难道冷湖只能变“冷”?
靠独特生态资源,端特色旅游饭碗。时任海西州冷湖行政委员会副主任的田才让与北京的曲向东用创意和科技为冷湖“点火”——在冷湖做“火星”文章,依靠与“火星”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打造全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转型车轮转,“奇路”变通途。
冷湖有优质的天文观测条件,是极佳的天文观测基地;冷湖有大片生态红线区以外的未利用土地,适合开发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近年来,冷湖镇在天文科普、盐湖化工、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绿色算力等方向持续发力。
今年6月15日刚刚从青海大学毕业的李卿正因为爱好天文,主动来到冷湖实验室。“虽说茫崖常被称为‘PG平台 电子最孤独的城市’,但有满天星辰陪伴,我不孤单。”李卿正说,“每当仰望星空,看到那些古老的星光,就仿佛听到它们诉说时间的故事。”
“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聚宝盆里不只有石油、煤炭,还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兴清洁能源产业,建绿色算力长廊,海西的绿色能PG平台 电子源建设,既是对未来负责的探索,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承诺。
从“追光”到“发光”,青海中控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三期项目规划已经制定。
当前,海西州正以德令哈清洁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基础,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与算力深度融合,建设集AI超算集群、大模型算法训练、数据存储备份于一体的算力基础设施,着力构建高效、低碳、智能、集约的柴达木绿色算力长廊。
1988年,被称为“北大三剑客”的诗人海子,再次远游青海、西藏等地。这是他短暂人生的最后一次远行。7月25日,他写下了让许多读者心疼的诗作《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用“诗意”抚平“失意”。多年前,德令哈的青年李志鑫中考落榜。最沮丧时,他读到了海子的诗。
麦地、太阳、野花……海子的诗歌纯净、真挚、热烈,正如德令哈总能用不断生长的诗意和浪漫,浸润雪山草原、荒漠戈壁、青年青春。
此后,“小孩子”成为“小海子”。李志鑫开始用诗歌感受生活、表达自己、记录思考,现在已成为海西州作家协会会员。“海子来到德令哈时的心境是‘荒凉’的,而我的人生却因诗歌不再‘荒芜’。”
诗人虽已故去,隽永常绕此城。如今的德令哈,定期在巴音河畔举办海子诗歌节。作为市内最大河流,巴音河意为“幸福的河”。各类文化活动、文创因子在城市激扬澎湃,氤氲起“现代诗城、浪漫之都”的独特气度。
赓续诗意传统,厚实人文底蕴。近年来,海西州着力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今年1—8月,全州共接待游客1653.59万人次,旅游收入87.85亿元。
远方除了遥远并非一无所有,“诗和远方”融合为稀缺资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海西州茶卡盐湖天空壹号景区实景演艺场,大型蒙古族历史剧《草原英雄——成吉思汗》令人振奋,海天一色的盐湖景观使人心醉。
作为景区副总经理,时隔近50年,钱超接过父亲志愿,作为浙江援青干部一员来到海西,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半个世纪前,钱超的父亲曾作为铁道兵,参加青藏铁路西宁到格尔木段测量与修建,团部就在茶卡。
从西子湖到青海湖,从流动水乡到无言高原,浙江与青海的缘分,因对口支援紧紧相连。
海西州的东德布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他的日常工作是在都兰县放映电影。从70年代的两头牦牛、两台胶片机和一张幕布,到现在的皮卡车和数字电映机,东德布的足迹遍布都兰境内所有农牧区村镇,常年奔波于服务群众“看世界”的路上。
40余年来播放12300多场电影,东德布的大脑里仿佛架了一台电影放映机,一个画面、一段音乐、一句对白他都如数家珍。2023年,在浙江援青指挥部的邀请帮助下,他第一次来到浙江,成为了杭州亚运会的观众。
“我今年60多岁了,有许多关于浙江的记忆,却从来没有来过。这趟来杭州,我去了西湖和宋城,那些电影里看到的画面,都变得很线年,人与人的缘分、省与省的缘分、民族与民族的缘分,一直因珍惜,在海西州这片大地上反复上演。具体、真实、循环。
2005年,海西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2022年连续2次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自2010年浙江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州以来,浙江共安排援青资金近30亿元,实施援青项目近400个,派出5批次200多名援青干部人才——用“浙”深情,情“青”高原。
“因为‘珍惜’所以‘珍贵’。海西群众把我们当家人,我们自当把‘家’建设好。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詹茂伟说。……
从“亚洲脊柱”到“瀚海荒漠”,从“水上雅丹”到“无言高原”……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